Search

圖為一起玩桌遊,卻被遊戲規則擊潰,景濤化的軟A,以及冷靜融入遊戲規則,接受輸贏的軟Q。
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圖為一起玩桌遊,卻被遊戲規則擊潰,景濤化的軟A,以及冷靜融入遊戲規則,接受輸贏的軟Q。

看到軟A崩潰,就想起小的時候,沒有人教我如何跟朋友一起玩。
學校並沒有教怎麼經營人緣,只有告訴你怎樣聽話順從才會有長輩緣;偶爾來自父母隨機隨興,且從上下關係出發的指導建議,在朋友中卻是難以運用,氣氛明明就不是這樣走。
當時我以為人緣好是一種天賦,或者是一種長大後就自然會懂的東西,而非可以努力的目標,就算出了社會蒙著頭向前衝,還是懵懵懂懂。

所以當了好長一段時間「不擅言詞的電玩宅」,朋友當然也是物以類聚,大家一起上課看攻略,下課玩遊戲,蜷縮在自己的世界裡。

這樣的我,在當了父親以後,告訴孩子的人際手段,常常只有
「不可以那麼大聲尖叫」(不喜)
「不可以生氣」(不怒)
「不要哭,好好講」(不哀)
然後我發現這都是掩蓋自己情緒的命令,教養手段貧乏且無力,最後的大絕招是「這樣你就不要跟他玩,自己玩自己的。」
採取隔離手段,就好像自己小時候的處境,只有自己就沒有衝突,電動是我最好的朋友。

每天看著手足同根相煎,又沒有好的手段時,教養的耐心就在無力中被消磨,然後覺得自己沒有跟過去的內在小孩和解才會那麼沒耐心(?)

所以看到周育如說:「要引導孩子各方面認識自己,問答挖掘孩子對自己的認識。」就瞬間鼻酸,為何小的時候沒有如此被肯定過,被認識過?知道怎樣認識自我,構築正向的自我概念,知道我自己是很好的,可以放心的去發展好的人際關係。

若你看過「哈佛媽媽的海豚教養法」,提到將來的企業需求人格關鍵:創意(creativity)、批判思考(critical thinking)、溝通(communication)和協作(collaboration)這4C特質,培養出具有海豚特質的孩子,聰明、善於與他人溝通、懂得玩樂、享受人生,完全強調人際關係在將來社會融入的重要性。

「給爸媽的10堂兒童社交課」太重要了,從幼兒園就學開始的人際關係煩惱,到將來就業甚至交異性朋友都用的到 (而且真的有提),想要抱孫...不對,想要將溫和堅定花在刀口上的父母們可以認真考慮這個線上課程,也謝謝你們願意花時間理解這篇推薦文。

「給爸媽的10堂兒童社交課」
課程連結:https://cplink.co/86QR53Kc
可以(報隱藏角色的名字很有用之作弊碼:ranbo )
可以跟早鳥價併用根本是bug,期限至2020/11/30前


Tags:

About author
電玩人夫的求生存紀錄。
「別人的老公」 寫信給隱藏角色:[email protected] Instagram:genbunken
View all posts